况且人年纪大了,难免耳聋眼瞎、行动艰难等情形,或者有些疾病,全靠有他的子女在身边,可以服侍他,奉养他。假使做子女的都各管各去了,这老病的父母交付何人?
讲到报酬的道理,子女幼时不能自生自养,全靠父母抚育,那么父母老了,不能自生自养,当然应该由做子女的去服侍奉养,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岂可另外居住,抛撇父母不管呢!
伏羲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伏羲又问道:“你所说男子必定要娶,女子必定要嫁,这个道理,我明白了。但是在那嫁娶的时候,另外有没有条件呢?”
女娲道:“我想还有三个条件。第一个是正姓氏,第二个是通媒妁,第三个是要男子先行聘礼。”
伏羲听后觉得不解,姓氏这个东西,为什么要进行管理呢?于是女娲解释说,夫妻的配合是要他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但是同一个祖宗的男女却配不得夫妻,因为配了夫妻之后,生出来的子女不是聋就是哑,或者带残疾。就是一时不聋不哑,不带残疾,到了一两代之后终究要发现的,所以要管理姓氏,是同姓的人不要配合。
伏羲听后觉得有理,又问通媒妁是什么意思?女娲再次解释起来,原来通媒妁是让郑重嫁娶的意思。当时男女配合全是由于情欲的冲动,而没有另外的心思。所以那种自由配合的夫妻,后来分开的亦是很多。夫妻配合,原想组织一个永远的家庭,享受永远之幸福的。
所以想通过媒妁的方法来使两个人拥有固定的关系。男女两个,果然要嫁要娶了,打听到或者看见某处某家有一个可嫁或可娶之人,那么就请自己的亲眷朋友或者邻里,总要年高德劭,靠得住的人,出来做个媒妁。
先商量这两个人到底配不配,年纪如何,相貌如何,性情如何,才干如何,平日行为如何,一切都斟酌定后再到那一方面去说。
那一方面,亦如此请了媒妁,商量斟酌定了,大家同意,然后再定日期,行个嫁娶之礼,一切都是由两方媒妁跑来跑去说的,所以叫作通媒妁。女娲见伏羲还有疑惑,接着解释,告诉了伏羲照这个方法有很多好处。
一则,可以避免男女情欲的刺激。因为男女自己直接商量,虽则各个都有慎重选择的意思,但是见了面之后,选择慎重的意思往往敌不过那个情欲的冲动,急于求成,无暇细细考虑也是有的。
现在既然有媒妁在中间说话,那媒妁又是亲眷、朋友、邻里中年高德劭靠得住的人,那么对于男女两个的可配不可配,当然仔细慎重,不致错误。
二则,可以避免奸诈行为。男女自己配合,两个果然都是出于诚心那也罢了,最可怕的其中有一个并不诚心,或是贪她的色,或是贪他的财,或竟是贪图一时之快乐。于是用尽心机,百般引诱,以求那一方面的允许。
青年男女见识有限,不知不觉就陷入了其中。即或觉得这个事情有点不妙,但是观而之下情不可却,勉强应允也是有的。到得后来,那个不诚心的人目的既已达到,自然立刻抛弃。那被抛弃的人当初是自己答应的,自己情愿的,旁无证人,连冤枉也没有处叫。假使经过媒妁的商量斟酌,就可以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
三则,可以减少夫妻离异。男子出妻,女子下堂求去,夫妻两个万万不能同居的时候出此下策,亦是无可奈何之事。但是,如果可以委曲求全,终以不离异为是。因为夫妻离异,究竟是个不祥之事呀!
不过人的心理都是喜新厌旧的,虽则嫁了娶了,隔了一晌,看见一个漂亮的人,难免不再发生恋爱,既然发生恋爱,当然要舍去旧人,再去嫁他娶她了。如果嫁娶的时候,限定他必须要通媒妁,那么就有点约束了。
已经请媒妁的,何以忽然又要请媒妁?他自己一时亦开不出这个口。况且媒妁跑来跑去,何等麻烦。嫁娶的时候又不知道要多少保媒费用,那么他们自然就不敢轻易离异,希图再嫁或再娶了。
伏羲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他便接着问第三个条件行聘礼是怎么一回事?
女娲回答道:“这些条件是我专对男子而设的。我主张女子住到男子那边去,我又主张女子服从男子,这是我斟酌其中的道理而说的,并非是重男轻女。我所以定出这个行聘的方法来,凡嫁娶之时,已经媒妁说明白了,男子必先要拿点贵重物件送到女家去,表明诚心恳求的意思,又表明尊敬礼貌的意思,这个婚姻才可以算确定。让那些男子知道,夫妻的妻字是齐字的意思,那么他们便会相敬如宾,不容易反目了。大哥,你说是不是?”
伏羲道:“道理是很充足的,不过那行聘的贵重东西究竟是什么东西呢?索性也给他们决定了,免得那些不明事理的人又要争多嫌少,反而弄出意见来。”
女娲道:“不错。我想现在最通行的是兽皮,最重要的亦是兽皮,就决定用兽皮吧。”
伏羲道:“用几张呢?”
女娲道:“用两张皮,取一个成双的意思,不多不少,贫富咸宜。大哥你看如何?”
伏羲笑道:“好好,都依你,都依你。只是你几个方法定得太凶了,剥夺人家的自由,制止人家的恋爱,只怕几千年以后的青年男女要大大的不依,骂你是罪魁祸首呢!”
女娲笑道:“这个不要紧,随便什么方法,断没有历久而不变的。
果然到那个时候,另一个还要好的方法改变我的方法,我也情愿。况且一个方法能够行到几千年,还有什么说,难道还不知足吗?”
当下兄妹二人商议定了,到了第二日,就告诉百姓,以后男女婚姻必须按照女娲所定的办法去做,并且由女娲专管这件事。
女娲吩咐一个名叫蹇修的臣子,办理这媒妁通词的事情。自此以后,风俗一变,男女的配合不会同那些禽兽一样杂乱无章了。于是百姓给女娲取一个别号叫作“神媒”。自此,女娲文化八字合婚品牌正式盛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