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真让刘巴说中了。刘备到了葭萌关,根本不打张鲁,反而招兵买马,收买人心。没过多久,就跟刘璋翻了脸,往成都打过来。

刘备围成都的时候,特意下了一道死命令:“谁敢伤害刘巴,就灭他三族!”士兵们都纳闷,这刘巴到底是何方神圣,能让刘备这么紧张?其实刘备早盯上刘巴了——当年刘巴投奔曹操,刘备就觉得可惜;后来刘巴跑到交趾,刘备还“深以为恨”(恨没得到他)。现在刘巴在成都,刘备可不想再错过。

刘璋投降后,刘巴没办法,只好向刘备谢罪。刘备不但没怪他,还笑着拉他起来:“以前的事算了,以后跟着我干吧。”诸葛亮也在旁边帮腔:“子初(刘巴字)的本事,运筹帷幄我可比不上。”刘备听了,直接任命刘巴为左将军西曹掾(管人事的重要官职),后来又升为尚书令(相当于宰相)。

刘备进成都的时候,为了鼓舞士气,跟士兵们说:“进城后,府库的东西随便拿!”结果士兵们抢得太狠,国库都空了。刘备急得直挠头,找刘巴商量:“子初,这可怎么办?没钱养兵,没法打天下啊!”

刘巴笑了笑:“简单。造一种新钱,叫‘直百钱’,一个新钱顶一百个旧钱用。然后控制物价,让官府出面卖东西,用旧钱换新车钱。”刘备照做了,没想到几个月后,国库居然充实起来了。原来,“直百钱”其实是“抢”老百姓的钱——用不值钱的新钱换老百姓的旧钱和粮食,但刘巴聪明在加上了“公卖制度”,让官府控制了市场,没让物价涨得太离谱,所以老百姓虽然吃亏,但还能接受,国库也很快满了。

除了这个,刘巴还跟诸葛亮、法正、李严、伊籍一起制定了《蜀科》(蜀汉的法律),让蜀汉有了一套完整的规矩。

刘巴的“傲”是出了名的。张飞是刘备的结拜兄弟,又是蜀汉的大将,想跟刘巴套近乎,特意跑到刘巴家里住。可刘巴理都不理张飞,连句话都不说。张飞气得够呛,跟刘备告状。诸葛亮劝刘巴:“张飞虽然是粗人,但他佩服你,你就给点面子呗?”刘巴撇了撇嘴:“大丈夫应该交四海英雄,跟一个当兵的有什么好说的?”

刘备听说了,气得直骂:“我要定天下,刘巴却在这添乱!他是不是还想回曹操那?”可骂归骂,刘备还是没舍得撤刘巴的职——因为他知道,刘巴的本事,没人能代替。

刘巴这辈子,其实挺“悲剧”的:想跟曹操干,没干成;想跟刘璋干,刘璋不听他的;最后跟了刘备,虽然官做得大,但他还是改不了“傲”的脾气,不跟人私交,不治家产,连张飞都懒得理。可他也挺“幸运”:遇到了刘备,一个能包容他的“傲”的老板;遇到了诸葛亮,一个能欣赏他的“才”的同事。

诸葛亮说“运筹帷幄我不如子初”,不是谦虚——刘巴的“直百钱”政策,解决了蜀汉的财政危机;他的《蜀科》,奠定了蜀汉的法律基础。如果没有刘巴,刘备可能要花更久才能稳定益州,甚至没法跟曹操、孙权争天下。

刘巴的故事,其实是三国里最有意思的“双向选择”:刘备为了得到他,放下了老板的架子;刘巴为了报答刘备,拿出了全部的本事。有时候,“强扭的瓜”也能甜,只要双方都懂珍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