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条目:中国区域地理

区域划分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中国划分为

中国地理分区

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

东北地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华东地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

华中地区: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华南地区:广东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西南地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西北地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也有一种较传统的分法,将中国分为中国本部和满洲(东北)、新疆、蒙古、青藏等区域。这则是按照人文地理与民族分布划分的。由于被视作有分裂国家的行为,近年已经较少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故總理周恩來曾把当时中國三十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名稱編成一首七言詩,以便記憶(海南省及重慶市當時分別屬於廣東省及四川省,香港特区和澳门特区则尚未回归):[14]

兩湖兩廣兩河山(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河南、河北、山東、山西)

五江雲貴福吉安(江蘇、浙江、江西、黑龍江、新疆、雲南、貴州、福建、吉林、安徽)

四西二寧青甘陝(四川、西藏、寧夏、遼寧、青海、甘肅、陝西)

還有内台北上天(內蒙古、台灣、北京、上海、天津)

南北分界

编辑

中国的北方南方分界线(中国南北地理分界)为秦岭-淮河线,秦岭淮河以北的地方,在中国区域地理上称为北方,以南的地方称为南方。北方大致包括地域上的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三北”)。南方大致包括地域上的西南地区、中南地区、华东地区。

东西分界

编辑

中国的东部西部分界线为黑河-腾冲线,黑河腾冲之间连线以东的地方,在中国区域地理上称为东部,以西的地方称为西部。东部大致包括地域上的东北地区、华北地区、中南地区和华东地区。西部大致包括地域上的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东部的人口要远远超过西部,经济也要比西部发达很多。

四大地理区域

编辑

根据各地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中国可以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15][16][17]。

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是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乌鞘岭以东的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是中国季风区的北部地区,位于1月份0°C等温线和800mm等降水量线以北。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东南部,内蒙古、江苏[p]、安徽北部[q]。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居住在东北的满族、中國朝鮮族等。

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關中平原,均为中国重要的农业产区。本区400至800毫米的年降水量决定了区内农业以旱作为主。因气候关系,长城以北的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而长城以南则可以种植冬小麦、玉米、棉花、荞麦、甘薯、谷子等农作物。另外,区内东北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被认为是中国森林资源的“宝库”。

南方地区

广西阳朔附近的喀斯特地貌 吉林省长白山北坡,靠近朝鲜边境。 甘肃省敦煌附近的戈壁滩沙丘。 山西省浑源附近的黄土高原。

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位于1月份0°C等温线和800mm等降水量线以南。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青藏高原以东,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2/3以上。本区的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区。本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其中汉族占大多数。区内的少数民族有30多个,其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桂、滇、黔、蜀、湘、琼等省,人数较多的为壮族、苗族、彝族、土家族、布依族、侗族、白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等。区内的云南省还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本区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本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区内的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则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蒙新地区

蒙新地区通常简称“西北”或“大西北”。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包括陕西、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的西北部。这一地区国境线漫长,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相邻。本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30%,但人口只占全国的约4%,是地广人稀的地区。汉族约占全区人口的2/3,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3,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西北地区属于非季风区,深居内陆,400mm等降水量线以西。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本区河流稀少,且大多数为内流河;受干旱气候影响,区内城市多分布于河流沿岸和绿洲上。本区是中国的主要牧区,其所出产的畜产品在国内占据突出地位。内蒙古大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场乃重要畜牧基地。本区矿产资源甚为丰富。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的巴彦布拉克草原。

青藏地区

完全在中国境内的最高峰是在西藏自治区聂拉木县喜马拉雅山的希夏邦马峰(8013米,第14名)。 中尼边境的靠近西藏的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的北坡。 新疆喀喇昆仑山脉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海拔高,气候寒冷。面积约占全国的25%,但人口仅占全国的1%。本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区内的西藏自治区同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相邻。本区是亚洲很多大江大河的源头,如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湄公河)等。本区拥有大量珍稀动物,如熟知的藏羚羊等。本区是中国藏族聚居的地区,除青海省东北部汉族人较多外,大部分地区人口以藏族为主。藏族人民多信仰藏传佛教。

本区的农作物有:青稞、豌豆、油菜、小麦等。本区还是中国一重要牧区,主要的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